江南之富可以敵國,不過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在唐代之前,備受矚目的地方是關中,而那時的江南基本上還是暑熱難耐、瘴癘虐人、望風散膽的所在。只是隨著關中地區等北方核心地帶的日漸衰落,南方逐漸成為北方人口的目標遷入地,在還近乎荒蕪的南方,包括江南在內,才逐漸開啟了一直持續到現在的引人注目的繁榮時代,這一繁榮的局面,不料,居然持續了千有餘年。
江南一地,千餘年來並非是世外桃源、不食人間煙火,也不是從不被戰亂和災害所擾亂,但是又總能很快復甦,重新奪取新的高地,佔據全國最領先的地位。時至今日,我們仍然不得不承認,江南仍然是中國最發達繁榮的地區。這樣的情形,不免讓人感覺驚訝,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江南持續千年的繁榮呢?
一、嚴密的行政控制體系雖然嚴密的行政控制體系這個原因是大家慣常聽到的,覺得不太是什麼原因。其實不然,江南地區逐漸發達之後,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和高速率的開發進程,使得江南地區設置縣級行政區劃的速度和密度也逐漸提高,這種縣級政區設置的密度和速度遠超中國其他區域,這就導致江南地區有在行政控制上比其他的地區要更先遇到別的地方遇不到的行政控制問題。在這樣的現實問題存在的基礎上,江南地區實踐出真知,逐漸摸索出、總結出一套先進於別的地方的應急處理行政控制問題的機制。尤其,其基層系統相當地完善,有都、保、圖、區、扇、圩等針對不同類群人們的行政控制機構,這就將人們緊密地控制在政府可控範圍之內,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或者有什麼眾志成城之事,這樣緊密的基層系統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並且,在不斷遇到問題的同時,江南地區的行政區劃也仍然是在不斷地進行調整,原來一縣的區劃,因為現實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會被分割為多個縣,從而達到解決現實問題的目的。如此而為,江南地區行政系統上的先進性使得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更好的應對。二、成熟的災害應對能力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如影隨形。江南地區處在長江流域的下游,為諸水彙集之所,難免有水災的困擾。其實,不僅僅是水災,我們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江南水鄉沒有旱災,江南雖然是水鄉,但季節性缺水、地域性缺水情況依然比較嚴峻。所以在江南地區有低鄉常有排水不暢導致的水患困擾,高鄉常有灌溉不及導致的旱災困擾。因為時常面對水旱頻繁的侵擾,在江南地區形成了應對旱澇的一系列成熟的措施,比如對於溇港的修治,修治過程中得勞力支出和管理、經費支出和管理,歲修制度章程的把關等,做的較為成熟。尤其,在上游和下游之間,形成良好的良性的合作關係,能夠建立起上下游並重的水利防護體系,並且在此過程中,地域社會力量逐漸崛起,參與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更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地區發展出來的除了官方賑災外的社會賑災。江南地區的義賑也是在全國來說比較成熟和早出現的。慈善事業依賴於富商大賈,而富商大賈群體在江南地區尤為壯大。另外,慈善事業的發展還依賴於地方士人的倡導和參加,而實際上,江南文風頗盛,進士頗多,士人充斥,這種良好的文化氛圍進一步促進了慈善救災事業的發展。
三、完善的城市防禦體系明清以來,全國有一波修城牆,並且用磚包牆的熱潮,幾乎每一個縣城都修繕了城牆在內的城市防禦體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年代戰事消弭,逐漸有樂而忘憂的情況出現,導致許多城牆風吹日晒之下頹敗殘破,難有抵禦功能,一遇到動亂難以支撐。但是,在江南地區,城防體系頗能及時得到修繕,這也得益於江南地區的財富和保護財富的渴望。在其他的地區,或許各個城防工程之間難以形成體系,但是在江南,密集的城市群使得構建各個城市相連接,互相瞭望,互為表裡的城市群防禦體系成為可能,這樣就加強了城市的防禦能力,尤其複雜的水路成為又一道有力的城市防線,在一般的戰亂下,城市受到的創傷極小,而大的戰亂其本身的次數也相對較少,所以就城防工程體系本身而言,幾乎是那時的較高的高度。更不用說,相當多的民眾為了保護自身的財產,紛紛加入到城防建設中,為城防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在城市的外圍,還大量存在外圍的防禦點,尤其沿著水路,這就拓展了城市防禦的緩衝地帶,大量的民眾加入其中,所以江南城市不只是徒守城內,而是全面防守。這種密切聯繫、互相瞭望的城市防護群很少出現在其他的地區,成為江南經濟繁榮、免遭戰亂和盜匪的頻繁創傷的有力武器。四、有力的日常互濟行為除了在異常情況下的救濟行為外,在日常生活上的互濟行為更能保障地區的正常有序有利地運轉和持續。在江南地區,商業行業上,存在眾多的不是惡意競爭的行為,因為那樣只會兩敗俱傷、無利可圖、不可持續。江南商人行業之間深諳和諧相處、取得雙贏的道理,在米糧行業、麻油行業、皮革行業、竹木行業、布藝行業、絲織行業、染織行業等行業有著同業會予以規範,也頗能在同業會的努力下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相應的保障。商品經濟是江南社會的底色,是在傳統社會時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這種行業內部和行業與政府之間的有力的社會保障系統,為江南的持續有力發展和商業的持續繁榮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政治和行業保障。尤其,以行業同會為名,所進行的日常的慈善互濟行為,更能得到政府的好感,從而避免了來自政府的故意刁難和阻撓。這種行業內部與行業外部的和諧關係,保證了行業的發展,從而對地方社會的發展貢獻了部分力量。
結語:江南地區在古代社會晚期以來,持續至今日的繁榮局面,是由其嚴密的行政控制體系、成熟的災害應對能力、完善的城市防禦體系、有力的日常互濟行為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實際上,我們仍然不能不提及的是,早期的資源稟賦為江南的以上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發展基礎,而隨著發展局面的愈發繁榮,導致其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顯著提升,因為好所以更好。在現在這樣的工業時代,江南地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和吞噬著大量的來自地區外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江南地區的發展其實是廣大的內陸腹地支持犧牲的結果,但廣大的內陸地區卻遠未獲得相應的補償。
參考文獻:
馮賢亮:《明清江南地區的環境變動與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南的繁榮為什麼能持續一千年?
江南之富可以敵國,不過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在唐代之前,備受矚目的地方是關中,而那時的江南基本上還是暑熱難耐、瘴癘虐人、望風散膽的所在。只是隨著關中地區等北方核心地帶的日漸衰落,南方逐漸成為北方人口的目標遷入地,在還近乎荒蕪的南方,包括江南在內,才逐漸開啟了一直持續到現在的引人注目的繁榮時代,這一繁榮的局面,不料,居然持續了千有餘年。
江南一地,千餘年來並非是世外桃源、不食人間煙火,也不是從不被戰亂和災害所擾亂,但是又總能很快復甦,重新奪取新的高地,佔據全國最領先的地位。時至今日,我們仍然不得不承認,江南仍然是中國最發達繁榮的地區。這樣的情形,不免讓人感覺驚訝,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江南持續千年的繁榮呢?
一、嚴密的行政控制體系
雖然嚴密的行政控制體系這個原因是大家慣常聽到的,覺得不太是什麼原因。其實不然,江南地區逐漸發達之後,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和高速率的開發進程,使得江南地區設置縣級行政區劃的速度和密度也逐漸提高,這種縣級政區設置的密度和速度遠超中國其他區域,這就導致江南地區有在行政控制上比其他的地區要更先遇到別的地方遇不到的行政控制問題。在這樣的現實問題存在的基礎上,江南地區實踐出真知,逐漸摸索出、總結出一套先進於別的地方的應急處理行政控制問題的機制。尤其,其基層系統相當地完善,有都、保、圖、區、扇、圩等針對不同類群人們的行政控制機構,這就將人們緊密地控制在政府可控範圍之內,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或者有什麼眾志成城之事,這樣緊密的基層系統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並且,在不斷遇到問題的同時,江南地區的行政區劃也仍然是在不斷地進行調整,原來一縣的區劃,因為現實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會被分割為多個縣,從而達到解決現實問題的目的。如此而為,江南地區行政系統上的先進性使得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更好的應對。
二、成熟的災害應對能力
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如影隨形。江南地區處在長江流域的下游,為諸水彙集之所,難免有水災的困擾。其實,不僅僅是水災,我們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江南水鄉沒有旱災,江南雖然是水鄉,但季節性缺水、地域性缺水情況依然比較嚴峻。所以在江南地區有低鄉常有排水不暢導致的水患困擾,高鄉常有灌溉不及導致的旱災困擾。因為時常面對水旱頻繁的侵擾,在江南地區形成了應對旱澇的一系列成熟的措施,比如對於溇港的修治,修治過程中得勞力支出和管理、經費支出和管理,歲修制度章程的把關等,做的較為成熟。尤其,在上游和下游之間,形成良好的良性的合作關係,能夠建立起上下游並重的水利防護體系,並且在此過程中,地域社會力量逐漸崛起,參與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更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地區發展出來的除了官方賑災外的社會賑災。江南地區的義賑也是在全國來說比較成熟和早出現的。慈善事業依賴於富商大賈,而富商大賈群體在江南地區尤為壯大。另外,慈善事業的發展還依賴於地方士人的倡導和參加,而實際上,江南文風頗盛,進士頗多,士人充斥,這種良好的文化氛圍進一步促進了慈善救災事業的發展。
三、完善的城市防禦體系
明清以來,全國有一波修城牆,並且用磚包牆的熱潮,幾乎每一個縣城都修繕了城牆在內的城市防禦體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年代戰事消弭,逐漸有樂而忘憂的情況出現,導致許多城牆風吹日晒之下頹敗殘破,難有抵禦功能,一遇到動亂難以支撐。但是,在江南地區,城防體系頗能及時得到修繕,這也得益於江南地區的財富和保護財富的渴望。在其他的地區,或許各個城防工程之間難以形成體系,但是在江南,密集的城市群使得構建各個城市相連接,互相瞭望,互為表裡的城市群防禦體系成為可能,這樣就加強了城市的防禦能力,尤其複雜的水路成為又一道有力的城市防線,在一般的戰亂下,城市受到的創傷極小,而大的戰亂其本身的次數也相對較少,所以就城防工程體系本身而言,幾乎是那時的較高的高度。更不用說,相當多的民眾為了保護自身的財產,紛紛加入到城防建設中,為城防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在城市的外圍,還大量存在外圍的防禦點,尤其沿著水路,這就拓展了城市防禦的緩衝地帶,大量的民眾加入其中,所以江南城市不只是徒守城內,而是全面防守。這種密切聯繫、互相瞭望的城市防護群很少出現在其他的地區,成為江南經濟繁榮、免遭戰亂和盜匪的頻繁創傷的有力武器。
四、有力的日常互濟行為
除了在異常情況下的救濟行為外,在日常生活上的互濟行為更能保障地區的正常有序有利地運轉和持續。在江南地區,商業行業上,存在眾多的不是惡意競爭的行為,因為那樣只會兩敗俱傷、無利可圖、不可持續。江南商人行業之間深諳和諧相處、取得雙贏的道理,在米糧行業、麻油行業、皮革行業、竹木行業、布藝行業、絲織行業、染織行業等行業有著同業會予以規範,也頗能在同業會的努力下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相應的保障。商品經濟是江南社會的底色,是在傳統社會時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這種行業內部和行業與政府之間的有力的社會保障系統,為江南的持續有力發展和商業的持續繁榮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政治和行業保障。尤其,以行業同會為名,所進行的日常的慈善互濟行為,更能得到政府的好感,從而避免了來自政府的故意刁難和阻撓。這種行業內部與行業外部的和諧關係,保證了行業的發展,從而對地方社會的發展貢獻了部分力量。
結語:
江南地區在古代社會晚期以來,持續至今日的繁榮局面,是由其嚴密的行政控制體系、成熟的災害應對能力、完善的城市防禦體系、有力的日常互濟行為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實際上,我們仍然不能不提及的是,早期的資源稟賦為江南的以上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發展基礎,而隨著發展局面的愈發繁榮,導致其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顯著提升,因為好所以更好。在現在這樣的工業時代,江南地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和吞噬著大量的來自地區外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江南地區的發展其實是廣大的內陸腹地支持犧牲的結果,但廣大的內陸地區卻遠未獲得相應的補償。
參考文獻:
馮賢亮:《明清江南地區的環境變動與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